IFoA英国精算师考试 CM1、CM2、CS1、CS2的备考心得。
一位热心的优秀学员Judy的考试经验投稿。
前言
不知不觉已经参加过IFoA组织的线上线下4场考试了。分别是2024年4月CS1、2024年9月CM1和2025年4月的CS2和CM2。我是在9年前误打误撞进入保险行业的。在学校时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参加精算考试,一直到2023年我读到了Jackie写的关于IFoA及英国精算师考试的介绍。精算师竟然可以开卷考试!而且历年真题的答案都可以免费获取!于是乎我就登录IFoA网站,了解了精算师考证之路。第一回了解到了工作中反复提及但又总也弄不明白的“精算”的真实面目。决心从零基础开始学习精算,踏上了考证之路。之所以没有选择SOA,一方面是看IFOA准精算师阶段不会区分财险和寿险;另一方面是我一直学不好排列组合理论,因此我看到CS1不考排列组合而EXAM P要考的时候,我就果断放弃了后者。而且SOA还需要提前预订考位,而IFoA只需要在家就能考试,从舒适度来看也是后者更适合我。
CS1备考体会
首先是跟Jackie联系上了,认真阅读了精算后花园公众号的每一篇文章,了解了备考流程、考试科目、考试费用、辅导材料等。然后就打开了912页的CS1 CMP(2019)。这个版本的CMP可以在网上搜索到PDF版本。最新版本的辅导书都只能通过 ActEd 购买。而且电子版ebook只能在VitalSource BookShelf 这个app阅读。VitalSource BookShelf这个app的android 和Mac版本还是可以直接找到安装包下载安装,华为鸿蒙也支持安装。但是ios版本需要在Apple store更改iPad使用区域为境外才能下载安装。
CS1 总体上看分成了分布函数、统计推断、假设检验、回归、贝叶斯统计和置信理论这几部分。我个人感觉伽马分布、泊松分布、极大似然估计这些知识点必须牢牢记住。在Paper A考试中这两个知识点会串联起多个知识点。同时我推荐熟记RStudio 和excel中的常见统计分布的概率和分位点计算的代码,这样可以节约查Table 的时间。我在考试中其实就直接用R查询P值和分位点。IFoA允许在CS1和CS2 的paper A考试中使用RStudio 和Excel。我记得今年首次线下考试时,监考老师还很疑惑,这个精算考试怎么没有人带计算器?
大家也不用担心R语言,我建议多看一下PBOR,视频和PDF材料都会详细列出代码,只要认真练习,就会记住了。Paper B答题速度非常重要,因为时间非常紧张,基本上答题完毕也就只剩下几分钟时间来检查了。这部分既有概率分布、中心极限及作图、还有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等考点,相关的代码需要记住,还有就是作图的图例、标题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标注。CS1很适合作为第一个考试科目,因为难度没有CM1大,而且一半的知识点都在大学本科统计课程上学习过。而且有了CS1的知识作为基础对后续学习CS2、CM1、CM2都很有帮助,而且熟悉了RStudio和excel的使用,对于后续考试和日常工作都很有帮助。备考时练习往年真题,Jackie总结的历年真题含金量超级高。我感觉不同年份的真题还是有些差异,大家还是需要掌握知识点的原理,以不变应万变。
CM1备考体会
CM1的知识点我认为是这4门考试中第二多的,CMP厚达1250页(2019年版),但是CM1的知识又在日常工作中应用非常多,所以掌握以后非常能指导跟保险相关的工作。
总体来说这门课分为利息理论和寿险精算两部分。CM1的内容非常之多。除了Jackie提供的各种串讲、思维导图以外,我推荐可以在教辅网站购买flash card作为日常通勤过程中熟记知识点的工具书。Paper A中需要对重点知识点的基本题型有熟练的记忆。比如如何计算贷款分期、久期、查表计算EPV、准备金、死差益、竞争性风险、利润测试等常见题型。Paper A的计算我感觉不会特别难,主要还是考察查表的速度,但是计算量不会少,尤其是要会快速写EAbar:36:<10>这类符号。
Paper B相对而言我觉得考察的思路跟Paper A略有差异,还需要认真学习PBOR,尤其是用Excel完成迭代建模这个能力一定要具备,因为一定会考利润测试和准备金,所以一定要弄清楚时年金和寿险迭代公式的细微差异,过去法和未来法的差异,熟练掌握Excel的goal seek 操作。可以多看看IFoA官方的考前指导视频。协会认为只要你的答题步骤让阅卷人看懂了就会给步骤分,所以答题步骤一定要按照往年真题答案详解的格式。
CM1的考试时间非常紧张,尤其是只能使用Excel做计算器,因此需要注意各步骤答题过程最好能通过Excel留下痕迹,比如Paper A考试中如果时间来不及了也可以通过截图方式粘贴到word中。当然最好还是把答案粘贴到word中去。最好是把每一步计算的符号和数据的过程分别都粘贴到word中。阅卷人会根据你答卷的内容判断你对考试大纲的掌握程度来给你打分。所以不用在意最终结果是否计算正确,因为题目计算量大,且考试时十分紧张,Paper A和Paper B其实都没有时间检查,你只要能让阅卷人看到你错误是在哪一步产生的,也不至于整个题目的分都拿不到。所以一定要快速推进做题速度,拿不准的题目先放下,最后一道题不一定是最难的,即便的是刁钻的题目,也会是一个小题一个小题层层递进。
这里多说一句 comment的题目。我觉得这个是IFoA的特色题目。遇到这种题目,一定要多写多说。不能简单给出一个判断就结束了。需要把这个判断成立的假设前提、以及可能的结果和影响都答出来。这样即便你上面题目结果算错了,只要方向没有错,这个comment也能得分。仔细观察exam report 里面comment往往都会包含这些内容。最后CM1的复习时间确实需要很长很长。
CS2备考体会
CS2是当之无愧的这4门当中最难的科目,没有之一!
一是内容涵盖相当广泛,CMP厚达1280页(2024年版),且各章节之间缺乏必然关系。二是计算量大且知识点难易程度不一。从一开始的马尔可夫链就很难,时间序列要记忆的概念极多、更不用说极值理论涉及的概率分布多、再保险和风险模型涉及的极大似然方法计算保费等都不太好记忆,需要多练习多思考。三是考试题目各年度难易程度差异较大。四是paper B需要记忆的R代码较多,尤其是时间序列、生存分析模型、比例危害模型、mortality修匀等,但幸运的是R help文档可以在考试的时候查阅。
除了要练习好Jackie的一对一辅导课程提供的章后真题精选,熟读PBOR以及使用 flash cards外,我还推荐 ActEd 出品的The Vault,这个是BPP出品的集合了2023年(含)以前的所有考试题的电子版本真题和题目分析,分章节和分年份可以随时选择,便于了解历年题目考察的侧重点。我发现当一个知识点的考察题目在多次出题被考生熟悉后,出卷人就会更改题目。今年线下考试改革后,题目难度较开卷显著降低。今年考试的知识点很多都不是往年考察的重点,还是有很多出其不意的题目。最后我认为CS2需要复习的时间应该不低于CM1。这门课真正呈现在考试题目的内容并不多,但是CMP的内容确实非常多。
CM2备考体会
CM2是数学味道最浓的一个科目。CM2的知识点对于认识当前资产负债匹配等行业热点十分有帮助。但其实考察难度并没有CS2那么高。近年来已经删减了很多章节。CMP的页数也在1000页左右。内容大体上也是三个部分,一是资产定价,二是金融数学包括GBM、B-S formula,三是破产理论、利率风险和必考的IBNR。我感觉难点还是在金融数学部分,尤其是怎么计算衍生品的价格。今年考试就考了二叉树定价。理解好二叉树和B-S formula的差异可以有效应对考试。同时Ito lemma 至关重要,这是整个金融数学的核心,只有深刻领悟了这个概念,才能理解包括五步法在内的推导过程。其实这门科目的复习方法相对简单,特别是资产定价、金融数学、IBNR等科目都是理解和反复做题。Paper B和其他三科的复习方法不太一样,和Paper A在考察内容和答题方法方面都很相似。Paper A答题过程本身就需要用Excel 来做计算,Paper B 更是对这一过程进一步强化。只要仔细阅读了PBOR ,熟悉历年真题常用的Excel的各种函数,应该可以应付考试了。需要注意的是开卷考试的题目往往比较综合,比如会将风险测度、比如Tail Var值和GBM结合起来考察,难度较大。线下考试后出题风格依然保持了比较综合的思路,但是comment的题目增多,计算的量相对没有那么大,这意味着需要考生精通基本概念,将假设、判断、影响结合起来回答,建议可以多分析历年真题的答案报告,了解comment题目的得分点。总体来看本科目计算难度不会很大,计算量也不会很大,但是对基本概念的考察要求十分高,需要仔细判断题目要求计算的内容,特别是一些易混淆的概念,比如资产定价里的beta、希腊字母和delta hedge、以及mu和delta是 risk neutral 还是real world的,是GBM里的还是微分方程里的。
结语
综上我感觉IFoA的这四门偏数学的考试重点都不在于考察考生计算能力,凡有计算都尽可能让你查表查Excel查Rstudio,考试题目不会简单重复辅导材料和历年真题,重点还是考察对基础概念的熟悉程度,以及灵活运用各个知识点,最终的数字计算不会很难。建议大家一是通读CMP,二是努力做历年真题,三可以利用flash cards在地铁碎片时间上不断重复记忆。CMP的课后习题往往历史有些久远,可以大概看一看。因为有可能会根据课后习题改编出题,但是这种题目并不多。尤其是线下考试后出题方向应该更会偏重对基本概念的考察。这不是说题目会直接要求你回答基本概念是什么,题目一般会让你根据现实问题提炼出基本概念,先计算一个结果,然后将这个结果灵活运用于某个模型、接着要求你对两种模型或两种计算方法进行对比点评、讨论利弊并提出建议,阅卷人会通过考生的comment和计算步骤确定对考试大纲的掌握程度,进而评分。我感觉IFoA更希望考生是一个头脑灵活、思维缜密且能解决现实问题的答题人,而非简单背诵记忆CMP基本概念或者只会套公式计算的人。因为Actuary面对的是复杂现实问题,这不能靠机械照搬教科书上的模型来解决的,更需要Actuary熟知基本概念后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模型,最终将结果以及利弊分析都翻译给非专业人士但是利益相关方理解。
由于我也是工作以后才零基础学习,有很多理解也有不当之处,毕竟没有将这些心得与出题人交流过,请大家批评指正。在几次IFoA考前直播课,我都能感受到出题人对考生的谆谆教诲,印象深刻的是阅卷组提醒考生,考试中最需要考生做到的是让阅卷人看懂你的答题思路而非最终的正确答案。
AI技术正在快速普及,相信很快IFoA又会对考试进行改革了,对R和Excel编程能力的要求可能更高、新知识点可能会补充进来。相信这篇经验分享的保鲜期也不会太长,还是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更多考生增强信心,达成所愿!